学术前沿 | 肠道菌群和内毒素血症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整理:乐翌生物
本文由乐翌生物收集整理,未经授权不可转载!
▲上下滑动查看
#01
《肠道菌群和内毒素血症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 - 肠轴”概念的提出为寻找肝病的发病机制和诊疗方法提供了新思路。大量研究发现,肠道菌群数量和结构改变通过影响能量吸收、促进肥胖、参与胰岛素抵抗、导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内毒素血症等机制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和发展;抗生素或益生菌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等作用有可能能防治 NAFLD 等代谢性疾病。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年15卷2期 163-165页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2.032
原文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Paper/Detail?id=PeriodicalPaper_sygzbzz201202032

▲上下滑动查看
#02
《靶向肠道菌群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机制及治疗进展》
肠道菌群能调节宿主能量代谢,增加机体内毒素和内源性乙醇,影响胆汁酸和胆碱代谢。通过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抗生素、中药治疗、调节饮食、运动及粪菌移植等方式能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展,是NASH潜在的治疗靶点。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9年第10期944-948,共5页
DOI:10.14066/j.cnki.cn21-1349/r.2019.10.015
原文链接: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YD201910017.htm
免责申明
本号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涉及平台立场。我们尊重原创和版权,如有疏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特别声明:
医学专业类文章,仅供医疗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及学术交流使用。不适合作为非专业人士疾病教育或科普用途。文章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内容被用于其它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